徐州漢文化學術資源網
      您瀏覽位置 - 首頁 - 科研 - 考古發掘
      考古發掘

      內容詳情

      ← 返回列表

      睢寧龍頭山明墓考古發掘

             龍頭山位于徐州市睢寧縣官山鎮西南約10公里,為較大的石灰巖山丘,由于長期的開山采石,山體多被破壞。睢寧縣官山鎮政府在龍頭山建設一個食用菌培植基地。2013315日在龍頭山食用菌基地建設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一座磚室墓。墓室頂部被破壞。墓葬所在的高約3米多的土丘在龍頭山東坡。經報請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徐州博物館和睢寧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于316日至514日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結束后由徐州博物館文物保護部請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現場指導對該墓進行了整體搬遷保護。

          該墓為一座仿木結構磚室墓0.6~1.8米。墓壙南北長5.87米,東西寬2.86米。墓室在墓壙內用青磚壘砌而葬。墓上有封土,封土因長期雨水剝蝕現存高度為成。墓葬由墓道、門樓、甬道、前室、石門、后室組成。方向為110°。


          墓道開口于東北,呈斜坡狀,北部被破壞。上口寬0.8,下部寬1.3,殘長4.5米,墓道底部距原地表2.8米。門樓為仿木構建筑的形式,有方形門框,在門框內東西兩側各立磚一行,內為上部用磚券拱形墓門。墓門底寬0.9,高1.4米。門上為三層磚平砌,中部有四塊磚凸出,每塊磚正立面淺浮雕花瓣的中央各雕一字,自右向左依次為“金”、“公”、“先”、“墓”。在其周圍用紅色、黑色、白色等顏料繪有花卉圖案。在門框之上門額為一組磚雕,兩個雕有燈籠形圖案的立磚將其分為三部分。東西均為一方形磚雕,其上雕有連弧紋、勾云紋和一未開放花朵。中部為兩塊雕有兩組牡丹花紋的磚雕。磚雕上有紅色朱砂,多已脫落。門額之上為兩磚雕斗拱,在兩斗拱之間為一圓形磚雕。圓形磚雕中部浮雕有一回首梅花鹿,在其上部及四周雕花卉。梅花鹿身體繪紅色朱砂,花卉也繪有紅色朱砂,鹿角和身上斑點繪白色,多已脫落。斗拱之上有兩層彩繪花卉圖案的梁枋,彩繪梁枋之上為一層青磚雕成的方形椽子,椽子之上為一層磚雕“V”形滴水,中部微凹成弧形流,下部雕成花瓣形。兩滴水之上壓一行雕成圓弧形的壓磚。其上為脊,中間置兩塊兩側都雕有花卉圖案的脊瓦,兩側為模制龍頭形狀的鴟吻。墓門呈拱形,甬道長0.72,寬0.9,高1.4米。墓門為四塊石板由下向上側立封堵。

          前室平面為方形。南北長1.82米,東西寬1.3米,東西兩側中間各置一門,門框內有兩門扇,一扇關閉,一扇半開。門額中部有兩凸出立面彩繪花朵的磚雕。門南北兩側各置一窗,門窗之上有一層用黑色白色紅色顏料繪制花卉圖案。在花卉圖案之上為兩個用綠色紅色白色等顏料彩繪的斗拱。在兩斗拱之間為黑色橙紅色彩繪祭品。斗拱之上有兩層彩繪花卉圖案的梁枋,彩繪梁枋之上為一層青磚雕成的方形椽子,椽子之上為一層磚雕“V”形滴水中部微凹成弧形流,下部雕成花瓣形。兩滴水之上壓一行雕成圓弧形的壓磚。在圓弧形壓磚之上為向上漸收的穹窿頂。前室底部為方磚南北向錯縫平鋪。

       前室南部為通往后室的石門。門楣石上陰刻描金四字“時”“思”“靈”“堂”。在四字之間刻有花卉圖案。右側門柱上刻三組圖案,上部刻有云紋圖案中間圓圈內陰刻描金一“日”字,中部為陰刻一獅子昂頭張口站立圖案,下部陰刻描金“圓覺門中通一缐”。左側門柱上刻三組圖案,上部刻有云紋圖案中間圓圈內陰刻描金一“月”字,中部為陰刻一獅子昂頭張口站立圖案,下部陰刻描金“西方路上了三乘”。 右側門扇中部陰刻描金“看破四大滿腔念頭歸衣缽”,“萬曆二十三年四月望日立”。左側門扇中部陰刻描金“解脫三有一生事業在蒲團”。右側開啟且在門樞上部用一方磚扣住。在門楣之上為向上漸收的穹窿頂。

      后室平面呈方形,南北長2.42米,東西寬2.3米,通高2.86米。東西兩壁中部各有一個小龕。小龕寬0.4,高0.56,進深0.14米。在南壁中部置一門,門框內有兩門扇,一扇關閉,一扇半開。門額中部有兩凸出立面彩繪花朵的磚雕。門南北兩側各置一窗。在門窗之上為兩個用綠色、紅色和白色等顏料彩繪的斗拱。在兩斗拱之間為白色、黑色、橙紅色等顏料彩繪的供品。斗拱之上有兩層彩繪花卉圖案的梁枋,彩繪梁枋之上為一層青磚雕成的方形椽子,椽子之上為一層磚雕“V”形滴水中部微凹成弧形流,下部雕成花瓣形。兩滴水之上壓一行雕成圓弧形的壓磚。在圓弧形壓磚之上為向上漸收的穹窿頂。在庭院之上穹窿頂底部中間有一小龕,寬0.22,高0.28,進深0.1米。后室底部為方磚南北向錯縫斜鋪。在墓室底部置二口棺,棺痕清晰。棺長2.1,寬0.8,管板厚0.08米。棺內各有一具尸骨,東側保存叫好,西側腐朽嚴重。均為仰身直肢葬。東側為男性,西側為女性。因墓室內有大量滲水使部分尸骨和棺木移位。在兩棺頭部有下葬時壓在棺上的一些小瓦堆積。在兩棺內及其之間均散布大量的錢幣。在后室西側棺和小龕之間南北向立置一塊墓志方磚。其兩側上有用朱砂書寫的痕跡。由于長期滲水浸泡已不清

      該墓僅在后室出土“熙寧重寳”、“元豐通寳”、“聖宋元寳”等,計165枚錢幣。

      “熙寧重寳” 59枚。根據錢面文字字體的不同分為兩式。

      Ⅰ式 23枚。錢面文字以篆書書寫旋讀。背無文字。M:1直徑2.8,穿徑0.7厘米。

      Ⅱ式 36枚。錢面文字以隸書書寫旋讀。背無文字。M:12直徑2.8,穿徑0.8厘米。

      “元豐通寳” 91枚。根據錢面文字字體的不同分為兩式。

      Ⅰ式 50枚。錢面文字以篆書書寫旋讀。背無文字。M:3直徑2.8,穿徑0.7厘米。

      元豐通寳41枚。錢面文字以行書書寫旋讀。背無文字。M:14直徑2.8,穿徑0.7厘米。

      “聖宋元寳” 1枚(M:5)。錢面文字以篆書書寫旋讀。背無文字。M:5直徑2.8,穿徑0.7厘米。

      該墓仿木構的門樓和庭院式的前后室結構以及石門明確的題記是徐州至今已發掘的明墓中十分罕見。根據后室的兩棺及尸骨特征可知其應為金氏夫妻合葬墓。從石門上的“看破四大滿腔念頭歸衣缽”,“解脫三有一生事業在蒲團”以及門柱上的“圓覺門中通一缐”,“西方路上了三乘”對聯可知墓主金氏夫妻應為在家修行的佛教居士。石門題記明確記載了該墓為明代萬曆二十三年四月望日所葬。墓葬形制結構完備,埋葬時代明確,保存較好,磚雕彩繪精美,為研究明代葬制、葬俗、建筑、繪畫、宗教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AV不卡专区|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专区视频|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图|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